随手札记
2024-12-28
项目
沉潜
读Tkyu言论笔记
- 做一个看起来不太需要过脑子的工作时,如果真的不过脑子,那自然就没有成长。
- 工作脚踏实地是没错的,但脚踏实地不代表眼睛看着地,闭着眼往前跑是拉磨的驴,抬头往前跑才是骏马。
- 想知道哪些技术需要关注,除了看技术会议,甚至可以看投资领域,因为钱是风向标。钱往哪里,技术就会往哪里走。
- 学某一项技术,就找他的相关原始标准文档,如果嫌文档枯燥,就去找行业里对这个技术的最经典的实现,不如某个工具,去看他的原代码。如果还嫌麻烦,就去从头到尾去看看这个最经典实现的帮助文档,或者是用户手册,带来的收获绝对是不一样的。
- 遇到不懂的词时该怎么办?其实只要每天学会一个新词,了解背后的信息,一年就学了365个词。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个的点,但其实背后的知识就像树根,树根多了,下面就可以织成了一张知识的网。在往上生长什么,都会是事半功倍的。想要更好、更快地织起这张网,一开始选择点的时候,要选择距离不是很远的点,那么他才有可能更快建立成网状结构;每个点让他横向的分出来的线拉长,线越长就更有可能和其他点延伸出来的线交织。
-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正态分布的,今天得意,明天也会失意;此处得意,他处可能失意。我们遇到糟糕的事情,从某一种意义上在人生某阶段都是一定会发生的。
读Yanz言论笔记
- 我认为人一定要有安身立命的本事。
- 在做深的过程中,不但要掌握一门专业,还要学会怎么精通一门专业的方法。
- 大家现在可能看比较短小的东西比较多,这其实对大脑是一种伤害,因为这会让自己缺乏了长期训练大脑的过程。所以要去看经典的书,经典的论文,甚至看小说,也要看长篇小说。能把几十万字的小说从头到尾看完,对大脑也是很正向的训练。我觉得自己比较飘的时候,我就会去看书、看文献,甚至看小说。看完以后,浮躁的心态几乎立刻消失了。
2024-12-30
emacs
C-s
:consult-line命名,搜索并跳转到要去的行,可以预览候选行的内容
2024-12-31
emacs
- eshell 增强和使用,eshell-up,快速进入父级目录
2025-01-09
git底层原理
golang项目实践
系统设计
写PPT技巧
写PPT的最关键,首先要有构思-情境分析,梳理沟通框架-结构设计,然后提炼逻辑要点。
先有符合逻辑的合理骨架和素材,然后考虑呈现美好。
情境分析
情境分析的第一件事,就是分析PPT目的,且是唯一的目的。
典型目的可以分为4类:
- 讲解型:主题明确,内容清晰,有大量的案例,以帮助听众理解主题和要点
- 推介型:出于营销或推销目的。需要考虑语不惊人死不休。视觉设计追求高大上,华丽。但也要有扎实的数据支撑,不能空洞。
- 论述型:逻辑演绎要求高。必须做到逻辑清晰,所有论点必须有海量佐证内容。
- 分享型:个人经历分享,突出个人风格。听众期待内容丰富,有真实的照片和视频等经历。
PPT要清楚听众是谁,要为听众服务,需要围绕听众开展PPT的设计。不能以自我为中心。 要了解听众对主题的了解是多少,有什么观点,分歧是什么。希望通过这次沟通解决什么问题。是听还是看PPT。
结构设计
情境分析界定了范围。结构设计就是构建骨架,梳理大纲、划分模块,考虑章节之间的衔接和转场。
典型结构:
- 封面
- 综述
- 目录
- 转场1
- 核心内容1
- 转场2
- 核心内容2
- 总结
- 结束
结构的梳理方法:黄金圈,金字塔,天堂阶梯。
黄金圈
- 为什么:想解决什么问题
- 怎么做: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路径
- 是什么:这件事情是什么,或者达成的结果
金字塔
- 结论先行:只能有一个结论,这个结论是下级推论的概括
- 上下对应:任何一个层次的论点,都是其下层次的概括
- 分类清晰:每一组的论点,属于同一范畴
- 逻辑排序:每一组的论点,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
天堂阶梯
- 递进式结构,让听众一起思考,环环相扣,适应读者的接受习惯。
- 有因果论:是什么-为什么-怎么办
- 时间递进:通过时间轴展开
提炼要点
对每一页内容提炼,写页面标题和小标题。
内容萃取漏斗:
- 找出所有要点:思维导图
- 去除已知的部分
- 聚焦听众利益:卖钻讲孔。不能只谈技术,还要谈解决的问题
- 阐述观点,一句讲清楚
技巧:
- 对比:与已知的存在差异
- 成模型:形成完整的模型或框架
逻辑呈现
视觉布局:
- 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
- 先标题后段落
- 先图片后文本
- 先看突出部分,再次要
专业 = 高质量图片 + 专业模版
清晰 = 统一的排版 + 有力的逻辑 + 合适的转场
2025-01-14
emacs
golang
布尔表达式索引
2025-01-22
学习方法
我遇到难题或者暂时学不会的问题时,会先压着自己硬看,然后把理解的零碎内容记在纸上,等一个短暂篇幅结束后,把零碎的内容给梳理起来,往上抽象一层去试图理解,还是不懂就借助大模型或者查资料,或者请教。
我的感受是,量变引起质变是没错的,有些东西暂时不能理解,同类型接触多了,也会在某一天恍然大悟的。